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百科 > 清明公祭:中华民族精神的回溯与弥漫
- 丁磊猪猪 发布于 2022-10-08 00:15:42
- 分类:互联网百科
【资讯百科在线助读】 4月5日是清明节。自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2008年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以来,清明节成为越来越受老百姓欢迎的节日,各地的人们慎终追远,缅怀先人,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报纸网络上都报道称今年清明节期间全国参加祭扫活动的约有4.5亿人次,仅陕西公祭轩辕黄帝仪式就有来自内地和港、澳、台各界的人士1.3万余人。 这种文化现象透露的文化意义又是什么呢? 今年的清明节,社会公祭大体上有三类:公祭炎帝、黄帝等华夏民族先祖及历史上的先贤,公祭革命先烈,公祭灾难中逝去的同胞。这些多种形态的公祭,反映出我们这个群体价值系统的回溯与拓展。如果用我们祖先的语言习惯,这些价值可以概括为两种“气”。 第一种是浩然正气。浩然之气,最早由孟子提出,这种气,充塞天地,至大至刚,是我们的正义与道德的经年累积。清明公祭的先祖、先贤和先烈,都具有这种浩然正气。他们或发文明之一端,或谱历史之壮歌,或重气节而弃生命,或以生命换和平; 他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们今天祭拜他们,正是对这种浩然正气的崇敬。面对激变的时代和复杂的局势,面对各种考验,从国家到个人,我们需要的正是岿然立于天地、处变不惊的气概,这是我们的灵魂。清明公祭,正是对这种民族精神的慨然回溯。 第二种是和谐之气。今天祭拜先祖、先贤和先烈,还在于我们在他们谱写的历史中能够获得一种生存和发展的至高智慧。反思我们的文明何以数千年绵延不绝,大家公认的因素是我们的文明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包容智慧。从黄帝时代,我们的民族就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成为一体,这种吸纳与融合一以贯之,至今不绝。这一方面源于我们的历史和国土的绵延广阔足够各种文化回旋,另一方面在于我们的先祖、先贤和先烈具有“和而不同”的智慧。和而不同,就是不同文化相处和谐融洽,但是保持独立思考。这是一种大智慧。我们今天从改革开放到构建和谐社会,再到倡导和谐世界理念,在国际舞台上如鱼得水,正与“和而不同”理念一脉相承。清明公祭,正是对这种祖先智慧的谦恭承续。 清明公祭,一方面是精神回溯,另一方面是这种浩然正气与和谐之气在今天生活中弥漫。4月5日陕西公祭轩辕黄帝仪式中就有为西南大旱祈雨和为上海世博会祈福的环节和寓意。自去年秋季开始的西南大旱,超过6000万人受灾。这次轩辕黄帝公祭仪式中就有“飞龙在天”的环节,寓意飞龙呼风唤雨,是对西南普降甘霖的祈祷。我们不一定相信这种祈求一定能够实现,但是它以仪式的形式给人们提供了一座情感沟通和交融的桥梁,让大家万众一心,心存正气,共克时艰。在这种公祭仪式中,我们不但祭祀先祖,志思慕之情,而且将祭扫、踏青、游艺、绿化和交流等活动融为一体,一种强大的、和谐的、向上的气氛得到集结,这正是我们在复杂的环境中需要的和保持的。 《论语》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可以用来说追慕先祖、先贤、先烈的意义。而对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重视和对民众追怀先祖、先贤、先烈等活动的尊重和支持,其意义和成效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人心所向,政通人和。(谢忠军)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