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尊百科网

地震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等类型。

概述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中,映秀镇倒塌的中学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中,映秀镇倒塌的中学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于是发生地震。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    地球最上层包括地壳在内的约100千米范围的岩石圈并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连在一起的鸡蛋壳,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层称为板块,它们各自在上地幔内的软流层上“漂浮”、运移,有的板块会俯冲到地幔内数百千米深的地方。地球上最大的板块有六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板块,如菲律宾板块等。把世界地震分布与全球板块分布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两者非常吻合。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仅有15%的地震与板块边界的关系不那么明显。这就说明,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    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太小或离我们太远,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一二十次。    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目前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惨景一角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惨景一角 地震可由地震仪所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通常以“里氏地震规模”来表示;烈度则透过“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来表示,某地点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该地点地壳运动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动对个人、家具、房屋、地质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来断定。  在地球的表面,地震会使地面发生震动,有时则会发生地面移动。震动可能引发山泥倾泻甚或火山活动。如地震在海底发生,海床的移动甚至会引发海啸。  一般而言,地震一词可指自然现象或人为破坏所造成的地震波。人为自然地形的破坏、大量气体(尤其是沼气)迁移或提取、水库蓄水、采矿、油井注水、地下核试等;自然的火山活动、大型山崩、地下空洞塌陷、大块陨石坠落等均可引发地震。  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大多数震源都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岩石圈内。根据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为三类:浅源地震(深度在0-70千米)、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由震源竖一垂直线至地面上的位置称为震中。震中是地表距离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达这处,震动也最为强烈,破坏程度也最大。

地震的成因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惨象一角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惨象一角

·构造地震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构造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地应力作用在地壳上。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形成构造地震,地震学家通常用弹性回跳理论来描述这个现象。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一般影响不大

·陷落地震

  由于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于地下采矿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层崩塌陷落而引发的地震,称为陷落地震。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也都比较小。

·诱发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中,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成因新理论

 

· 地震核变成因论

  地震是地幔中核变的及时效应在地壳上的表象。 地幔的长期沉淀、析出、分层,在地球深处形成较纯净的核裂变(如铀等)物质圈,同时由于地幔的长期析出或内部物质的生成析出或地幔对地表的液态、气态物质(如海水、石油、空气等)的吸入、热解,在地幔的上层(地幔、地壳之间)聚集了较为纯净的核聚变物质(如氢等)。地幔的对流造成核裂变物质相遇,以超过临界体积,发生核裂变,(如果此时附近存有核聚变物质)进而引发核聚变,产生瞬间极速膨胀,反弹地壳产生纵波,纵波拉伸地壳产生横波。 余震的产生机理是因为一方面核变产生温度熔化地幔,并同时造成地幔温度的不均匀,加速其对流,以提高核裂变物质相遇的概率 ,另一方面核变产生温度还可以熔化地壳释放核聚变物质,同时又可以提高含氢化合物(如海水蒸汽)的热解比例,以增加核聚变物质的含量。 本章还对预测地震、减少地震,如何开采地震能源等问题作出较深层的分析研究。

地震的规模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中科院遥感飞机影像显示结古镇西部地区房屋倒塌率达61.7% 这是扎曲南路周边区域航空遥感图(2010年4月15日拍摄)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中科院遥感飞机影像显示结古镇西部地区房屋倒塌率达61.7% 这是扎曲南路周边区域航空遥感图(2010年4月15日拍摄)  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里氏地震规模

  里氏地震规模(Richter magnitude scale),亦称地震震级(local magnitude,ML)、又译芮氏、黎克特制震级,是表示地震规模大小的标度。它是由观测点处地震仪所记录到的地震波最大振幅的常用对数演算而来。由于地震仪的位置一般并不在震中,考虑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以及其它干扰因素,计算时需减去观测点所在地规模0地震所应有的振幅之对数。

·震级与能量

    由于里氏地震规模是常用对数,因此在估算能量的时候, 里氏震级每增加0.1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倍, 每增加1级释放的能量大约增加32倍。    下表列出的是不同级别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的TNT当量:  里氏震级  大致相应的TNT当量  实例    0.5      5.6(kg)     手榴弹爆炸    1.0      31.6(kg)    建筑爆破    1.5      178.0(kg)    二战期间常规炸弹    2.0      1.0(吨)         二战期间常规炸弹    2.5      5.6(吨)         二战期间的"Cookie" 巨型炸弹    3.0      31.6(吨)        2003年大型燃料空气炸弹(MOAB)    3.5      178.0(吨)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4.0      1.0(千吨)       小型原子弹    4.5      5.6(千吨)       常见的龙卷风    5.0      31.6(千吨)      美国在二战结束前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投放后日本无条件投降)    5.5      178.0(千吨)     1992年美国内华达州Little Skull Mtn.地震    6.0      1.0(百万吨)     1994年美国内华达州Double Spring Flat地震    6.5      5.6(百万吨)     1994年Northridge地震    7.0      31.6(百万吨)    目前最大型的氢弹 (注:前苏联曾试爆5000万吨级别的氢弹)    7.5      178.0(百万吨)   199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Landers地震,1999年台湾921集集大地震    8.0      1.0(十亿吨)     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7.8级)、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8.0级-2008年5月18日修订)    8.5      5.6(十亿吨)     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耶稣受难日地震    9.0      31.6(十亿吨)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引发了海啸,即2004年南亚大海啸)、2010年智利大地震(8.8级)    9.5      178.0(十亿吨)   1960年智利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引发海啸,绝大多数太平洋沿岸地区受到海啸冲击)观测史上记录到规模最大的地震    10.0      1.0(兆吨)       约相当于一个直径约为100千米的石陨石以秒速25千米撞击地球时所产生的地震。

麦加利地震烈度

    麦加利地震烈度(Mercalli intensity scale)是一个量度地震对某一特定地点所受到的影响的量度单位。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地震烈度源自和应用于十度的罗西福瑞震级 (Rossi-Forel) ,由意大利火山学家麦加利(Giuseppe Mercalli)在1883年及1902年修订。后来多次被多位地理学家、地震学家和物理学家修订,成为今天的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Modified Mercalli Scale)。麦加利地震烈度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至12度。5度或以上才会造成破坏,烈度会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    烈度       影响     1(I) 度      无感。     2(II) 度     静止、楼上或处于一定条件下的人有感觉。     3(III) 度     室内的人有感觉,振动如轻型卡车经过,很多人意识不到是地震。     4(IV) 度     盘、窗、门碰撞作响,感觉如重型卡车经过,晚上睡觉的人可能被惊醒。     5(V) 度      几乎所有人都有感觉,许多人被惊醒。不稳定的物件可能倾覆。摆钟可能停摆。     6(VI) 度     所有的人都有感觉,很多人惊慌逃出屋外,走路摇晃。             玻璃破碎,书籍从书架掉下,挂画从墙掉下,家具移动或翻倒。破坏轻微。     7(VII) 度     站立困难。家具损坏。             未加固,设计上未考虑水平方向力类建筑物出现裂缝,建筑材料差,工艺标准低,水平方向抗力弱类建筑物毁坏。             开车中的人可以察觉。     8(VIII) 度    烟囱、纪念碑、塔、墙倒塌,重型家具移动。             设计良好,但未周密考虑抵抗外力类建筑物遭受某种损坏,设计上未考虑水平方向力类建筑物毁坏,部分倒塌。             建筑材料差,工艺标准低,水平方向抗力弱类建筑物毁坏严重损毁。     9(IX) 度     普遍恐慌。             设计良好,但未周密考虑抵抗外力类建筑物遭相当破坏,未加固,设计上未考虑水平方向力类建筑物严重破坏,有时倒塌。             建筑材料差,工艺标准低,水平方向抗力弱类建筑物倒塌,建筑物可能脱离地基。     10(X) 度     一些木造建筑物毁坏,大多数建筑物连同地基毁坏。             铁路轨道轻微弯曲。     11(XI) 度     只有少数建筑物尚未倒塌。桥梁毁坏。             铁路轨道明显弯曲,地下管道完全不能使用,地面有很多裂缝、大规模滑坡、山崩,地表产生相当大的垂直和水平断裂。     12(XII) 度    全面破坏,物体被抛入空中,山崩地裂,地形改观,甚至变成大峡谷。             由于滑坡山崩等影响,动植物遭受毁灭。

地震分布

    统计资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长时间范围内的发生是比较均匀的,但在局部和短期范围内有差异,表现在时间和地理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都与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释放过程有关。

·时间分布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地理分布——地震带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世界主要有三个地震带: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二是欧亚地震带 ,大致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三是中洋脊地震带包含延绵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极海的中洋脊。中洋脊地震带仅含全球约5﹪的地震,此地震带的地震几乎都是浅层地震。

地震灾害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但是发生人类活动区强烈地震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通常来讲,里氏3级以下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很小,对建筑物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害。人们对于里氏4级以上的地震具有明显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较差且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里氏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余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在有些地震中,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超过地震带来的直接破坏。

地震测报

  早在中国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并于138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但只是对地震发生后的一种记录仪器,并不能对地震做任何预测。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尝试著对地震做出预报,以便在地震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减小地震灾害的损失。一般认为科学的地震预报应对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由于地球内部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此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预报模型,时至今日,地震预报技术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多数政府目前都否认地震可以预报,包括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09年意大利地震。  世界上首次成功预报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发生在中国辽宁海城的里氏7.3级地震。中国的地震部门在震前数小时正式发布了临震预报,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防护措施,疏散了大量居民。据信这次成功的预报避免了数万人的伤亡[1][2]。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比较广泛的地震监测台网,科学家们还通过超深钻井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地球内部信息。但是人类地震预报的水平还仅限于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的研究,对地震活动做出粗略的中长期预报。在短期和临震预报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地震前兆观测和监测。

地震前兆与地震观测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早就开始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并留下了丰富的关于地震前兆的记载。例如:1739年宁夏银川地震以后,有人就总结出地震与井水变化、动物不安、震前地下发声、天气反常现象之间可能存在某些联系。  古书《隆德县志》上出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前兆现象。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表明,地震之前确实存在多种多样的前兆现象。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

·地震的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宏观前兆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一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小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昧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地震的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震观测台网

  要捕捉地震的微观前兆,就必须建立覆盖面积地区的地震观测台网,进行长时间的精密观测。  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地震仪.专门从事地震观测的台站叫地震台或测器台。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现代的地震仪已经采用了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甚至还有专门的海底地震仪和深井(钻孔)地震仪。相当一部分地震台站现在已经不需配备专人进行观测,就能自动记录地震信号,通过电缆或无线电波将信号自动传送到接收中心,再由计算机进行自动处理这叫做遥测地震台网,、包括四川省在内,我国许多地区都已建立了现代化的遥测地震台网。此外,还有地电、地磁、重力、地形变、地下流体等地震前兆观测台站。  解放前,旧中国只有一个地震台、三个地震工作人员,地震事业极为落后。解放后,新中国的地震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57年.四川省第一个地震台——成都地震台,在成都西郊建立。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的地震事业加快发展步伐,1971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现中国地震局)经过近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地震观测台网已具规模,目前,我国已建立了I000多个现代化的地震台(含地方地震台),地震观测技术广泛应用了电子、无线电传输和数字化等高新技术。 

震前地下水有哪些异常变化

  地震前地下岩层受力变形时,埋藏在含水岩层里的地下水的状况也会跟着改变。有时,含水层像饱含水的海绵一样,在受力时把水挤出来;有时,隔水层破裂,使原来分层流动的水掺和在一起;等等。这些变化都有可能通过井水、泉水等反映出来;这时,井或泉就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  ——水质的变化。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甜)、变浑,有异味等。  ——水温的变化。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  ——其他。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

·地下水异常不一定与地震有关

  由于地下水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它的异常变化并非一定与地震有关。影响地下水变化的因素有:气象因素,如干旱、降雨、气压变化等;地质因素,如非震的地质原因,改变了地下含水层的状态;人为因素,如用水量变化、地下工程活动、环境污染等。因此,发现异常后,要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去查明原因,做出判断。

震前动物行为异常有哪些表现

  多次震例表明,动物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目前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有:  ——惊恐反应  如大牲畜不进圈,狗狂吠,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  ——抑制型异常  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生活习性变化  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动物行为异常不一定与地震有关

  因为引起动物反常现象的因素很多,例如天气变化、环境污染、饲养不当以及动物自身不适,如生病、怀孕等等。所以,动物有反常表现不一定就是地震前兆。另外,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以后),人们情绪过分紧张,也可能在观察动物行为时出现错觉。因此,发现异常后不要惊慌,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

大震的预警现象和预警时间

·大震的预警现象

  在大震前短暂的时间内出现的、能够预示强烈地震即将到来的临震宏观现象,叫做大震的预警现象。  ——地面的初期震动,一般是感到“颠动”;  ——地声,强烈而怪异,例如听到的声音“好似刮风”,但树梢和地上的菜叶都不动;  ——地光,明亮而恐怖,例如有人形容它“亮如白昼,但树无影”。    据对唐山地震幸存者的调查,极震区倒房户的室内人员,震时清醒或惊醒的715人中,发现预警现象的约占32%;其中(有的人同时感到几种现象):  ——感到了初期震动的,102人,占44.0%;  ——听见地声的,100人,占43.1%;  ——看见地光的,39人;占16.8%。

·大震的预警时间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短暂,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不同的阶段:地面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地面大幅度晃动(后晃);房屋倒塌。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一定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叫大震的预警时间。  预警时间的长短与地震大小、距震中的远近、房屋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据唐山地震后的调查测算,以能够对预警时间作出估计的177例为依据进行统计,多数被震醒的人提供的预警时间仅为数秒,而震时清醒者提供的预警时间可达十几秒,少数可达20秒以上。粗略估计,唐山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10~20秒。

避震常识

·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坚固的桌下或床下; ——低矮、坚固的家具边; ——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 ——内承重墙墙角; ——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震时要注意 ——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 ——千万不能跳楼; ——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不要到楼梯去; ——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室内避震较安全的地点 ——炕沿下或低矮、坚固的家具边; ——坚固的桌子下(旁)或床下(旁)。·震时不可取的行为 ——滞留在床(炕)上; ——躲在房梁下; ——躲在窗户边; ——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

·在工作岗位怎样避震?

 ——尽快躲在坚固的办公桌下或桌旁,震后迅速有序撤离; ——正在工作的工人要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迅速躲在安全处; ——火车司机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稳缓地逐渐刹车; ——特殊工作部门(如电厂、煤气厂、核电站等),应按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行动。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在影剧院、体育场馆,观众可趴在座椅旁、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地疏散; ——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震后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 ——在商场、饭店等处,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避震时用双手、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 ——震后疏散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拥挤,尽量避开人流;如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解开领扣,保持呼吸畅通。

·在户外怎样避震?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等。·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棚; ——危险品如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在野外怎样避震?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不要在山脚下、陡崖边停留;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 ——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库坍塌下游涨水,或出现海啸; ——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发生洪水; ——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时受伤。

·室内避震空间

  由于预警时间毕竟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 ——炕沿下,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 ——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 ——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 ——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 ——外墙边、窗户房。

·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

·采取有利于避震的姿势 ——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震后注意事项

·1. 检查伤情

  ——如果有人呼吸停止,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有流血的外伤,立即直接压迫伤处止血;不要移动重伤员,除非有伤情扩大的紧急危险;用毛毯包裹伤员,以保持体温。  ——随身携带用干电池供电的收音机,以获取最新的救援消息和新闻报道。  ——临海居住的人们要警惕可能会引发的海啸。海啸是地震引发的海浪。若当地政府发布了海啸预警,要意识到危险的海浪正在逼近,这时要尽快撤到内陆的高地。  ——当附近有掉落的碎片和玻璃碴时,一定要穿鞋。

·2. 检查隐患

  ——尽可能熄灭火苗。如果火势已无法熄灭,要迅速离开家中,尽可能通知消防队,并提醒邻居。  ——用干电池供电的手电筒检查房屋。进屋前就要打开手电筒,因为如果屋内煤气泄漏,打开手电筒可能会引起火花。检查燃气管道、电线和水管,检查电器的受损情况。如果闻到煤气味,或看到管道破裂,要关掉从外面进屋煤气管道的主阀门。在供电局来你家做安全检查之前,不要再合上电闸。  谨记:在燃气闸关闭后,必须由专业人员重新打开。不要点燃火柴来寻找燃气泄漏处。  注意:若怀疑煤气管道泄漏,不要拨动电源开关或使用电器,因为产生的火花会点燃泄漏的燃气。  ——如果家里电线受损,要切断电源。如果情况不安全,要离开房屋,寻求救援。  ——切莫触摸掉落的电线或受损的电器。  ——检查建筑是否有裂缝和损坏,尤其是烟囱与砖墙周围。如果建筑有坍塌的迹象,要迅速撤离。除非确定烟囱没有受损,也没有裂缝,否则不要使用壁炉。  ——清除溢出的药品、漂白剂、汽油和其他易燃易爆液体。  ——如厕前要检查水管与下水管道,确保它们完好无损。  ——塞好浴缸与水槽的下水口,以免污水倒流。  ——检查水与食物供应。如果水源被切断,可使用热水器里的水或融化食用冰块救急。扔掉所有可能会变质或受污染的食物。  ——检查壁橱和食橱, 开门要当心。 注意躲避架上可能掉落的物品。  ——紧急状态下, 如需做饭, 只有在户外才能使用木炭和煤气烤架。  ——不要驾车,除非情况危急。不要穿越受灾区域去看热闹,这样只会妨碍救援行动。为使救援车辆通行无阻,要保持街道畅通。谨防余震。余震虽然一般较主震弱,但也足以造成进一步损害,并使建筑物更脆弱。除非警方、消防队或救援组织请求你提供协助,否则请远离受损害的区域。

相关术语

  震源 震中 震中距 震源深度 地震震级 地震烈度 构造地震 地震带 南北地震带 断层 地光 地声 地核 地幔 地壳 地球 地震波 地震前兆 地震预报 地震烈度分布图 地震活动的周期性 地震序列 主震-余震型地震 震群型地震 孤立型地震 地震直接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 海啸